面對「家變」,台灣家有十五歲以下孩子的父母痛苦指數高漲。將近一半的父母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維繫一個家庭的幸福是困難的(表十三)。困難的原因在於現代家庭普遍有五大痛點。
痛點1 愛家爸爸,心有餘而力不足
《親子天下》在三月初對全台灣家有十五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電話民調。根據調查,爸爸比媽媽更重視家庭關係,但因爸爸們普遍工作繁忙,要把重視家庭關係的感覺化為行動,分外的艱鉅。
爸爸認為「家庭關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比率明顯高於媽媽,有近四成(表一)。但是,三分之二的爸爸都常因工作而犧牲家庭生活;更有高達四分之一的爸爸「總是」因為工作犧牲家庭生活(表二)。雖然「情感上」愛家,但在實際行動上,爸爸們投入時間的優先順序,還是「工作成就」居冠(表三)。
爸爸對於家庭普遍呈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遺憾。但或許因為沒有真正「費力」經營家庭的痛苦,調查發現,男性對婚姻和家庭的渴求與滿意度,明顯比女性高出許多。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將近八成台灣的爸爸還是願意選擇結婚;但只有六成的媽媽回答願意(表四)。八成四的爸爸也說,即使重新來過,還是要選擇生小孩;但媽媽們的意願也明顯比爸爸低落,只有近七成二媽媽回答願意生小孩。而且,超過四分之一的媽媽表示,若可以重新來過,不願意選擇生小孩(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