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年代,一個英國北部的小鎮上,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齊聚一堂,他們無視惡劣氣候,默默等待他們的精神導師演講。
他們等待的人叫做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他接受這群年輕人的邀請,開了一個講座,主題內容取材自各行各業成功人士的故事。
瓷器工業的偉治武德(Josiah Wedgwood)、鐵路工業的瓦特(James Watt)和史蒂文生(George Stephenson)、紡織工業的查卡(Joseph Marie Jacquard)等人,斯邁爾斯從他們身上歸納出:這些成功人士,都擁有相似的人格特質,像是勤奮、堅毅、執著在自己的崗位等。
斯邁爾斯期許來聽講的年輕朋友,能汲取這些名人的優點,做一個正直、專注、努力不懈的人。這群年輕人也沒讓斯邁爾斯失望,他們後來都活躍於英國社會,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
幾年後,斯邁爾斯重新整理講稿,出版了一本名叫《自助論》的書。只是,斯邁爾斯大概沒想到,後來受這本書影響最大的地方竟然不在英國,而是遠隔重重大洋的日本。
日本當時正處於明治維新時代,一個名叫中村正直的留學生領隊在返國前夕得到這本書。他利用船行時間看完書,還立下志願,要把這麼好的書,翻譯出來造福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