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 典範教師:高雄市坪頂國小老師徐敏雅
矗立在高雄市東南方的小山坡上,坪頂國小與天際融為美麗風景。就在校內最高樓層裡,徐敏雅老師天天細心剪貼認字卡、故事書內容,讓資源班學生從ㄅㄆㄇ注音符號學起,到能讀一本《李爾王》。用心,幫助孩子從閱讀中跨越能力障礙,在資源班任教七年的徐敏雅,教學理念非常清楚,就是「讓孩子喜愛閱讀、能主動到圖書館借書」。
「對資源班的學生來說,數學一科只要有基本能力就好了,」徐敏雅說,但閱讀,才能幫助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了解更豐富的世界,在往後的人生旅途中活得更好。
為達成「閱讀」的教學目標,徐敏雅擬出明確教學策略,就是「循序漸近」,由認字開始,直到能讀一本書。
資源班學生的能力都比一般學生弱,彼此的能力也有別,因此徐敏雅依每位學生的程度,設計不同的閱讀教案。
四步驟讓學生進入閱讀世界
以學生小如為例,小如已經三年級了,卻連注音符號都不會。徐敏雅針對她擬定的閱讀教案,是從「注音」開始,以四大步驟讓學生進入閱讀世界。
第一步「拼音大作戰」,讓小如記住所有注音符號。
徐敏雅從網路上找來圖像化的注音符號資料,一一以電腦掃描列印出來,每天讓她認幾個。例如「ㄎ」的旁邊畫一位彎著腰、戴帽子的小朋友,看來起活像個「ㄎ」,加強小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