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李明駿的楊照,以社會觀察與時政批判聞名。除了在文學與評論領域創作不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與古典音樂結緣甚早。
他在News98「新聞一點照」節目中,除常態性介紹古典音樂的最新動態外,也主持廣播「閱讀音樂」節目。
八歲開始拉小提琴的楊照,如今念國小的女兒也踏入音樂班的專業學習之路。身為音樂班孩子的家長,讓他有機會觀察到許多父母對「孩子學音樂」這件事情充滿焦慮與期待。
也由於身邊有太多音樂界友人,讓他深刻了解古典音樂高度競爭的本質,甚至他認為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音樂,最好的觀察指標其實是「家長自己」——若音樂無法讓家長本身感到快樂,孩子的音樂路就不容易走得長久。
自小在嚴師訓練下,為楊照「打」下扎實的音樂與樂理基礎,也讓他深信紀律必須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
當年那段被他形容為「四十歲後,才能平心靜氣回想」的小提琴歲月,使楊照對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音樂,更多了一雙理性反思的眼睛。
學音樂,若用世俗眼光來看,是投入非常非常多,但風險卻極高的一條路。尤其學古典音樂,有種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競爭壓力。
我自己有許多音樂界的好朋友。昨天我太太帶著女兒去聽他們的音樂會,我因為晚上固定在誠品講堂授課,所以只能上完課後趕過去,邊等她們邊寫稿。音樂會告一段落,一位鋼琴家好友走出來看到我,坐到我旁邊,第一句話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