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三、四歲小男孩彷彿處於無法控制的「狂野」期,活力充沛,橫衝直撞,天不怕、地不怕,打斷別人的對話或擾亂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毫無「悔意」,說話直接大剌剌:「那個阿姨好胖、皺紋好多」完全不在意他人的感受。
有時候,你真的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變成沒禮貌、沒人緣的「討厭鬼」,但你周遭的媽媽們總會安慰你:「男生嘛」、「小男生都是那麼皮」、「沒關係啦,我家哥哥也是這樣……」甚至連你的先生也說:「男生這樣很正常啊,我們以前也是這樣……」但看著孩子一日比一日「不受控制、目中無人」,你還是忍不住擔心:「難道小男孩就沒法像女孩一樣聽話、守規矩嗎?」
一、放棄「男孩專屬」的藉口
你的直覺並沒有錯。英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沃森(Dr. Richard C. Woolfson)在《年輕父母》雜誌上表示,透過適當的鼓勵和堅持,小男生也能和小女生一樣守規矩、善解人意。但是,如果爸媽自然的接受「男孩嘛」這類「自圓其說」的藉口,把孩子不守規矩、反社會的行為解釋成「男孩的正常行為」,到最後不僅孩子的行為會更脫序,就連爸媽也不會相信自己能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二、先喚醒他的同理心
請孩子想像,當他自己或和朋友玩得很開心時,如果有人來擾亂打斷了遊戲,讓大家都不能玩了,他會很開心嗎?年幼的孩子可能沒想過或需要有人引導,其他孩子和自己會有一樣的感受。若父母能耐心引導、提醒他,其他小朋友跟他一樣,受到干擾也會難過、生氣,漸漸的孩子會對他人的感覺比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