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t
.6年級生
.旅遊節目主持人
.出生於美國休士頓,當過急救醫療技術員(EMT)、模特兒,2011年曾以《瘋台灣》拿下第46屆金鐘獎行腳節目主持人獎。
* * *
二十一歲時,我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別以為我很會修電腦或解複雜的數學題,我其實是在全世界最頂尖的工程學校攻讀——西班牙語。我喜歡學語言,因為熱愛旅行,想做能到處去旅行的工作。
原本我一直都想當醫生,想激勵別人,改變世界。很幸運的,在繼續進修前的空檔,有機會來台灣工作,在台北榮總與天母消防隊擔任短期高級救護技術員。由於父母都是台灣人,加上是第一次來台灣,特別興奮。不過當時的我只會講台語,中文只會說「你好」和「謝謝」。
工作期間,常有人問我有沒有考慮當模特兒?我都回答:「有機會,當然好!」原本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在結束工作、要回美國念醫學院時,真的有人找我去當模特兒。
當模特兒就代表得放棄醫學院,噢……我父母聽了一定會昏倒。還記得那時跟爸爸討論,他用台語說:「不用想了!回來當醫生就對了,有什麼好考慮的。」
做模特兒,最難說服的是自己
當時真的很掙扎,難以抉擇。首先必須說服我父母,那很難;但更難的其實是說服自己。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努力想成為醫生,現在突然有機會當模特兒,是想都沒想過的事。但我知道,那會是很新奇、很不一樣的體驗。你知道最後是什麼讓我做出選擇?我盤算,如果真的想成為醫生,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都可以再去念醫學院,也許比年輕時困難,還是有機會。但如果我在六十歲時,想要回台灣當模特兒,就真的很難了。所以,我決定冒險做模特兒。
當然,一切不可能就此一帆風順,人生總有起落,尤其我從沒做過這一行,念書時也沒學過攝影。記得第一次進棚時,攝影師要我笑,之後又要我笑得甜一點、再性感一點,但我怎麼笑都是同一號表情(笑)。
結果事情發展得不如預期,才認清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反正當過模特兒,了解這圈子是怎麼一回事就夠了,至少可以不抱憾的回美國。就在我要回美國時,接到朋友的電話說電視節目《瘋台灣》在找主持人,問我有沒有興趣?於是我抱著試試無妨的心態去試鏡。
後來非常幸運,有人願意給我這個可以到處走走、去體驗新鮮事物和遇見不同人物的機會,而且還能賺錢,真是太酷了!於是我接下了這份夢寐以求的工作。
到底有沒有做對選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製作旅遊節目其實相當辛苦。密集工作十到十四天,拍攝超過一百個小時,才能完成一集約四十七分鐘長的節目。此外,我常遇到語言障礙,出很多糗,到現在中文還是常出錯。剛開始也常想:「天啊,我的決定正確嗎?我到底有沒有做對選擇?」如今回想起那段日子,還是覺得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工作。你說有誰是這樣賺錢:工作是去爬玉山、跟海豚游泳、邊攀岩邊拉小提琴或餵鯊魚?有多少人一早醒來,發現當天的工作是開水上飛機?而我很幸運,能把喜歡做的事當成工作。有時,看到和我一同打拚的夥伴那麼認真投入的樣子,就會覺得:你真的必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可以每天醒來時覺得興奮不已,對工作充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