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11是除了過年以外,另一個熱鬧的節慶─【元宵節】唷!
說到元宵節,大家想到的除了吃湯圓、提燈籠、逛逛熱鬧的燈會之外,還有一項有趣的活動,那就是「猜燈謎」。 記得小時候有聽過元宵節的故事,與漢朝東方朔與一個名叫「元宵」的宮女有關,所以對於這節日的由來並不陌生;但為什麼在元宵節的時候會有猜燈謎的習俗呢?
據說古代有一個姓胡的大地主,皮笑肉不笑,人稱「笑面虎」,他總是仰仗自己錢多勢大,驕傲對待鄰居。看人衣著光鮮,就畢恭畢敬;看人衣衫襤褸,就瞧不起人。
有一天,同時來了兩個人要跟笑面虎借錢。第一個人叫做張木,他穿著亮麗、打扮整齊,笑面虎一看到他,就趕緊鞠躬作揖,人前人後的陪著笑臉,一聽說要借錢,馬上二話不說就拿來一包銀子。張木很滿意離去了。第二個進來的人叫做孫五,孫五穿著邋遢、破爛,笑面虎一見他這樣,就大聲喝斥,命令僕人將他趕走。孫五沒借到錢還被人趕出來,非常生氣。他想:一定要想個法子整整這個勢力眼的笑面虎。
恰好元宵節即將來臨,孫五特地做了一個燈籠,上面提了一首詩:
「頭尖身細白如銀,
論秤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
光認衣裳不認人。」
在元宵節這一天,孫五將這個燈籠帶上街,並高舉讓鄉親們都來猜猜看這詩中說的是誰。鄉親們看了這首詩,都不得其解。笑面虎也在人群中,他一看這詩中的意思好像在諷刺他,於是很不高興,對孫五說:「你這首詩不是在罵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