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J學生,高中畢業後,以優秀的成績考上成功大學電機系,如今在德國深造。多年之後,因為臉書的關係,我和他得以重逢,再續師生緣分,這樣的情誼能夠延續,真是讓人感到科技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喜悅!在臉書上,我與學生有段對話:
J學生:
看到學弟教室佈置用的「大富翁」創意很有趣,特別有感受,但是仔細看內容:不外是升學、考試、讀書、睡覺、上課。一個十五、六歲的高中生不應該只有這些回憶。
「大富翁」的主題雖然還是圍繞在課業上,但也應該比這更有趣些,即使我高中已經夠宅了,但連我的回憶都遠不只這些啊!囧!
想當年教官抽查書包前,一堆禁書、禁CD,如雪花般掉在中庭花園;在午睡剛睡醒時,衝進女生班唱「尬掐(車)」…等,這種瘋狂的回憶只專屬於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啊!還是特別的回憶經驗學弟不敢表現在教室佈置上?怕教官、怕記過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不見得是好現象。如果沒有這些回憶,真的是很悲哀!
我回應:
其實,學弟平時也常是「低頭族」,一直在把玩著手機,只是沒寫上。他們玩的可多的呢!
J學生:
人都是需要休閒的,平常少出去玩,那就把時間轉嫁到手機上,或許覺得只是幾秒鐘、幾分鐘,但是統計起來,相信花的時間不亞於一次有意義的戶外活動。或許學校多鼓勵點團體活動,例如:有計劃地安排排球、籃球這種團體運動的比賽,慢慢變成傳統,我相信學生應該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跟同學面對面一起練球、廝混、 打屁上面,而不是通過機器私底下跟朋友交流。我想的可能太理想化了吧!但是有夢總比沒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