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愛因斯坦的曾孫保羅‧愛因斯坦造訪中國武漢,有人託媒體問他:「愛因斯坦小時候吃什麼,才那麼聰明?」他沉思了幾秒鐘,然後微笑著回答:「愛,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食物』。」
家庭是每一個人最初受教育的地方,也是最長久受教育的地方。家庭對個人最大的影響,往往不是父母嘔心瀝血的管教策略,而是揮之不去、處之不覺的家庭氣氛。刻意的陪養或善意的控制,雖然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但往往「有心栽花花不開」;自然的互動或無形的氣氛,雖然無意影響孩子,但往往「無心插柳柳成蔭」。家庭和學校該怎麼做,才可能培養出愛因斯坦?
提供他自由開放、樂趣無窮、沒有專制束縛的家庭氣氛
愛因斯坦的家庭,是一個正往高處爬的猶太家庭,雖然經濟狀況不太穩定,但家庭氣氛自由開放、樂趣無窮、沒有專制束縛。父親生意雖然普通,但常和愛因斯坦的哥哥製造電器設備,此舉引起了小愛因斯坦的好奇;母親有教養、有理想、關愛但不溺愛孩子。這個家庭自認為是「自由思考者」,對宗教興趣缺缺;小愛因斯坦反而認真參與宗教儀式,直到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書籍之後,才以哲學和科學的研究取代了宗教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