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采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4年5月專刊《12年國教選填志願指南》>>
去年中正高工首度與中鋼公司合作,成立了高一、高二在校上課,高三到職場實習的「中鋼班」,因保障七成學生就業,加上超越一般大學畢業生二十二K的薪資保障,四十個名額竟吸引一千三百八十四位學生報名,入選率不到三%,引發大高雄地區的一股「中鋼熱」。
中正高工校長楊狄龍指出,該班學生入學平均分數直逼排名前三志願的鳳山中學水準,打破傳統升學觀念,凸顯「擁有一技之長」的技藝教育轉受重視。今年高雄高工也看好趨勢,也與中鋼合作加入開班行列。
目前就讀中鋼班的高一生謝明袁說,當初選擇職校,就業保障是很重要的關鍵,連父母都認同;同班的陳燕翎說,選讀中鋼班是父母勸說,認為景氣不好,有好工作比升學更重要,工作有保障,更能安心學好技術。
「進入十二年國教,買賣雙方已出現大風吹的情況。」楊狄龍表示,現在是學生挑學校的「買方時代」,學校只能做好定位,辦出特色,吸引有興趣和性向明確的優質學生。
一科一特色,減少與業界落差
當教育部訪視委員到中鋼視查時,中鋼班學生豪氣的向他們說:「二十年後,我會是這裡的總經理。」這句話讓楊狄龍記憶深刻。他認為,透過中鋼班模式,不再僅是提供業界「廉價勞工」,象徵雙方有共識,攜手培養企業的專業基層員工,甚至未來接班人才。他也發現,高職建教班長期與企業磨合,在能力和適應力上,可能會比直接考進企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