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日下著滂沱大雨的午後,位在宜蘭縣三星鄉山上僻靜小路盡頭的清水小校,正舉辦二○一四年的招生說明會。兩位高中生落落大方、恰如其分的擔任主持人和主人的角色。
「我想知道面對那種學習很被動、完全沒有興趣的孩子......就是那種只會回應老師考卷的國中生,你們會怎麼教?怎麼重建學習動機?」一位家長提問。
現場的老師還來不及回答,一位長頭髮的男學生舉手:「只有考卷的學習滿分是一百分,但是,真正的學習是超過一百分、是沒有限制的!」另外一位還在念國中的男生也搶著舉手說:「以我的經驗,就是要先讓他無聊......然後他就會想學了!」
清水小校,不是一所正式的學校,是一個在宜蘭縣立案的中學自學團體。由宜蘭縣政府提供廢棄的清水國小為場地,自學團體的成員負擔所有費用,邀請十二至十八歲的中學生一起自學。近年來,實驗教育相關規定陸續鬆綁,讓完成三年高中階段非學校教育的學生和自學生,可以直接取得入大學的同等學力資格,過去多半到國中就無法延續的實驗教育,因此活絡。高中自學生的升大學管道被打通後,中學生的自學團體紛紛成立。
清水小校由曾經參與台灣第一所實驗中學全人中學創校的劉興樑老師,以及數位資深的體制外學校老師一起成立。目前共有四位全職老師,分別擔任數學、科學、國文以及英文主科老師,另外還有數位兼任社團老師。「我們要修正第一批另類學校辦學最大的挫敗,就是太過忽視基礎學力,」劉興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