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退燒,先找出病因

攝影|徐榕志
- A-
- A+
當寶寶發燒時,家長的第一個動作不應該是退燒,而是先找出發燒的病因,若發燒天數太長、咳黃痰、流黃鼻涕或精神食欲變差,就必須趕緊就醫。
認識病氣
每個寶寶都曾發燒過,發燒也是小兒科最常見的病症之一,耳溫超過攝氏三十八度就算發燒。發燒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們身體正處在發炎狀態或病菌入侵,因此刺激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作戰能力,是一種保護身體的本能反應、加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由於病菌喜歡較冷的環境,發燒伴隨著體溫上升,可提供白血球良好的作戰環境。
寶寶發燒時,到底該不該退燒呢?根據研究顯示,退燒對病情並沒有幫助,只是讓人比較舒服。
因此,當寶寶發燒時,家長第一個動作不應該是退燒,而是先找出發燒本身的病因。醫學上,寶寶危險體溫臨界為攝氏四十一度,超過就必須送急診。至於退燒的判斷,當寶寶二十四小時內體溫都沒有超過攝氏三十八度,才算完全退燒。
病氣原因
1病毒感染:發燒最常見的成因是病毒感染,對付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要多休息、喝水,讓整個病程走完,並隨時觀察寶寶精神、活動力及食欲有沒有下降,如果都正常,家長可替寶寶進行物理性退燒,不一定要用藥物退燒。
嬰幼兒常見的病毒感染有腺病毒、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及引起玫瑰疹的病毒。
大多數寶寶都有感染腺病毒的經驗,其主要症狀為高燒超過七天、咳嗽、眼睛泛紅、結膜炎、扁桃腺化膿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而腺病毒可能在感染後併發細菌感染。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