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父母一定是很不容易,甚至是很不幸福。否則為何愈來愈少人想當父母,讓台灣新生人口比率在這些年來降到世界最後一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二○一三年四月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富裕國家中兒童幸福指數最高前五名分別是荷蘭、挪威、冰島、芬蘭、瑞典。而美國則在全部有列入調查的二十九國內排名第二十六名。台灣並不算富裕之國,沒有列入調查。
美國有一位名叫里娜‧艾科斯塔(Rina Mae Acosta)的部落客,本身是菲律賓裔,丈夫則是荷蘭人,兩人有個兩歲的兒子。她寫了篇調侃的文章,比較第一名的荷蘭和倒數的美國。
文章提到荷蘭小孩幸福的八個「祕密」:
1. 荷蘭父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同一時間聯合國第一次做世界幸福國家調查,荷蘭列名第四(僅次丹麥、挪威和瑞士)。
2. 荷蘭的媽媽很少憂鬱:荷蘭心理學家艾倫‧布若恩(Ellen de Bruin)寫了一本《荷蘭女人從不憂鬱》的書,表示:「個人的選擇是關鍵之所在:在荷蘭,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伴侶、自己的宗教......」
3. 荷蘭爸爸在撫養孩子中不只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能力上也更上手,同時還因此選擇兼職:荷蘭政府在一九九六年立法,讓兼職者享有和專職者一樣的權力。許多荷蘭男人將工作縮為四天,多出的一天是完全陪小孩的。荷文「Papa dag」(爸爸日)不只成為荷蘭的流行文,也成為目前占總人數三分之一的兼職男人自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