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寫下這段話:「怎麼辦?我快被這學生氣死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屢勸不聽......我沮喪極了,幾度想要把他放生......」
我懂這位老師的心情。身為一位用心的老師,誰不希望孩子能夠從錯誤中覺醒呢?我也曾經用盡全力教導犯錯的學生,從他的反省單上看到他認真想改變的決心;然而,卻也在事隔幾天後,又看到他犯下相同錯誤,當下內心真是滿滿的失望情緒。
但是這位老師所說的這一段話,突然讓我想起了一段小學一、二年級的往事......
用包容等待覺醒
低年級的我,是班上成績很好的學生。但從小因為爸媽工作忙碌,鮮少檢查我的功課,考前我也不太複習,我總憑著自己的小聰明,就能考進班上的前幾名。
但是小時候的我,極討厭寫功課。放學後總玩得極瘋、或是跟著大人看一整晚的電視,一不小心就到了上床睡覺時間。隔天一早起床,才發現自己的回家作業都沒有寫......
七、八歲的孩子,最直覺的反應,就是把作業本丟進衣櫃裡,到了學校,再和老師辯解著:「老師,我的作業本又不見了!」
幾十年過去了,雖然我已經忘了那位低年級女老師的名字,但我一直記得老師溫柔慈祥的臉龐,說著:「怎麼又不見了呢?」
我總是慌亂的找著理由:「我找了好久,就怎麼都找不到。」要不就是冒出奇怪的藉口:「作業本被小狗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