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珊:「換你說了」,讓孩子學會不插嘴

- A-
- A+
插嘴其實是一個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因此從小開始,大人要引導孩子「當你有話要說時,可以怎麼做」。
在不同的場合裡,你一定會看見不少小孩,完全不理會他人正在說話,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什麼時候說,就什麼時候說;想說多少,就說多少!
插嘴是個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幼兒在他人一句話還沒說完,就急忙說自己的;或使用大喊大叫來插嘴;更或者以推人、甚至捂住他人嘴,來讓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當然,幼兒這些行為,會讓大人覺得孩子很無禮,自己也很沒面子,所以會發脾氣:「這麼沒禮貌,一直插嘴!」
孩子插嘴習慣,溯源自幼兒成長必須經過的「自我中心」階段。他們是以自己為中心點,來理解世界;以自我的需要,為第一優先順位。所以,他覺得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那「現在」就可以表達。「現在我想要○○」,別人就該配合。此外,幼兒的生活經驗很淺,對交談互動時什麼時刻可以回應,並不清楚,生活經驗的短淺,造成了孩子動不動就插嘴的現象。但這樣的心理特質和限制,並不會阻礙「別插嘴」習慣的養成與建立。因為,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插嘴,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們:當你有話要說,可以怎麼做?當孩子有話想說時,成人可以怎麼說和做?在教養的道路上,一個習慣的養成,通常都是這樣的雙向道結果。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