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的亮亮已經腹瀉兩個月了,每天的便便都稀稀糊糊的,一天拉好幾次,為此看遍了各式各樣的小兒科醫生。
第一位醫師認為是腸胃感染,所以做了糞便培養,輪狀病毒檢測,諾羅病毒檢測,梨型鞭毛蟲檢測,順便抽了一點血看看白血球數,結果什麼感染也沒有。
第二位醫師說是小腸消化不良,應該要喝半奶,吃稀飯,白飯,不能吃青菜水果,食物也不能油。稀飯白飯不好吃,亮亮因此食慾不佳,沒吃飽只好討奶喝,稀釋過的奶一下就餓了,結果稀飯又端出來,週而復始。然而這麼努力的飲食控制,腹瀉依舊。
第三位醫師診斷為乳糖不耐,亮亮改喝無乳糖奶粉,剛開始似乎有點效果,但過一陣子又故態復萌。
最後一位醫師說,應該是牛奶蛋白過敏,不能再喝牛奶了。
「醫生,他既不吃稀飯,又不能喝奶,應該會活活餓死吧?」媽媽說。
最後亮亮改喝「全水解配方」,一種全世界最難喝的飲品,可以跟苦茶一樣拿來當做電視整人節目的處罰。
亮亮的體重增加開始趨緩,但是精神活動力還是很好,很活潑。兩個月來吃了N瓶的止瀉藥,以及各種廠牌的益生菌,腹瀉依舊時好時壞。
慢性腹瀉的原因很多,有些甚至很罕見,比如說先天性免疫缺失的孩子,愛滋寶寶,克隆氏症等等,但這都不是最常見的狀況。像亮亮這樣發育正常,一天多次,稀糊但不酸不臭,不帶血絲的糞便,最有可能的診斷應該是「學步幼兒腹瀉」(toddler’s diarrhea),又叫做「慢性非特異性腹瀉」(chronic nonspecific diarr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