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對陣荷蘭的一發全壘打、對陣韓國一次不顧危險地頭部撲壘,陽岱鋼身穿中華武士藍的帥氣身影,深深烙印在球迷心中。
該年,陽岱鋼在日本職棒大放異彩,擊出了十八發全壘打,還有四十七次盜壘成功,奪下太平洋聯盟的盜壘王。
去年,陽岱鋼更上一層樓,在缺賽十九場的情況下,還擊出生涯最多的二十五發全壘打,連續三年獲得太平洋聯盟金手套獎,日本火腿隊的監督栗山英樹稱讚陽岱鋼為「日本第一的中外野手」。
驚人的成就背後,其實是數不清日子的苦練。
一句「不認輸」苦撐三年
國中畢業後,陽岱鋼追隨哥哥的腳步,來到日本福岡第一高校,成為棒球留學生,練球時卻受到深深的挫折。
「日本選手的基本功非常好,」陽岱鋼回憶,初來日本時,日本選手可以輕易做出來的動作,自己怎樣都做不到。球技不如人、語言不通,也不習慣日本文化。處在這種高強度的競爭環境,就已經夠辛苦了,但二哥陽品華(原名陽耀華)的存在,讓陽岱鋼的壓力更是雪上加霜。
當時高三的陽品華是球隊的王牌投手,不但球速經常飆破一百四十公里,還身兼球隊的當家第四棒。「二哥的成績非常非常好,」陽岱鋼說,「我不想讓他丟臉,讓人家覺得哥哥都辦得到,弟弟怎麼是這樣。」
無論如何都不想低頭認輸的信念,支撐著陽岱鋼度過每一天的苦練。早上五點起床,練球到八點後開始上課,三點下課後,再持續練球到十點,其他隊友休息後,陽岱鋼還持續自主訓練,就是為了要盡快跟上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