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恨一個人,葬送自己的青春,到死都不瞑目,非常不值得
人活著,有很多功課要做!如果對過去的人生感到不滿意,要先學會放下一切的恩怨,才能重新快活。
愈接近中年,愈發現朋友圈裡,有兩種個性極端發展:一種人,愈活愈輕鬆;另一種人,愈活愈糾結。
仔細研究,那些愈活愈輕鬆的人,無論財富或感情,多半得到很多、或也曾失去過,但經歷人生起伏,終於看開,能得、能捨!
相對地,愈活愈糾結的人,心底累積許多情感的新仇舊恨,帳戶囤積不少錢財的貸款負債,無論聊天說到什麼話題,都能惹出他情緒底層的憤恨難平。甚至,他以為能夠支持他後半生繼續活下去的力量,就是爭一口氣、討一個公道、或報復一個人。
雖然我同意:爭一口氣、討一個公道、或報復一個人,可能是奮鬥的支持力量,但帶著很負面的磁場。經常看兩性書籍的朋友,必定對以下的說法感到熟悉:「感情挫敗時,讓自己活得更好,就是報復對方最好的方法。」我從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對這句話,感到十分惶恐。後來,看過很多實例,更加印證:那不是個好方法。人真的不能靠報復的心態活著,副作用太多了。
最簡單的道理是:如果你讓自己活得更好,純粹只是為了報復對方。等到你報復成功之後,或是對方已經不存於這個世界,你一旦失去報復的動機,就再也沒有讓自己活得更好的動力,屆時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而且報復成功的你,並不會真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