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允聖的眼裡看出去,世界是上下左右不斷變動的。單一個生字「候」寫十遍,可以有十個不一樣的寫法:人字旁可能從「候」字的最左邊跳到最右邊,人字旁也可能左右對翻,每個部件拆解後、都能創造出一個錯的新字,聽寫經常零分。成允聖的媽媽歐秀智笑說,如果他「候」字的部件位置都寫正確了,也只是「轉來轉去、剛好轉對」而已,因為他看不出哪裡不對勁。
閱讀、書寫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要他多念一行書、多寫一個字都是痛苦。
他是今年二十五歲、來自高雄的成允聖,目前就讀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三年級。從被當成笨蛋的慘淡小學生,到國內第一個考取國立研究所的學習障礙學生,他突破了你我所不能理解的重重關卡。
總是學不會,閱讀寫字成酷刑
第一重關卡是「為什麼教不會、學不好」,確認出成允聖學習落後背後原因是學習障礙。歐秀智回憶,成允聖小一時經常作業寫到半夜還寫不完,考前在家反覆練習,生字聽寫明明都會了,去學校一考又錯,小一就常考不及格,老師會質疑他:「你上次不是寫對嗎?你就是都不用心」。於是成允聖不斷在「被罰寫、寫更晚,但考試依舊不會」的惡循環中載沉載浮。
歐秀智剛開始教兒子教到抓狂,也用過愛的小手,但是「兒子很乖、專心又配合」,打了無效,只是讓他更緊張。「他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覺得自己是笨蛋,在確診前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也懷疑他是笨蛋,」歐秀智看著兒子毫不隱瞞的笑說。
直到小五歐秀智帶兒子去醫院做檢查,做了魏氏智力測驗測得一百三十幾分,讓她嚇一跳,「如果我們彼此都這麼這麼的努力,他成績還這麼爛、可是智商卻這麼高,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後來成允聖終於被鑑定出是「長期記憶與聽理解障礙、疑似學習障礙」之後,他慘淡的小學人生並未因此獲得救贖,學習的關卡仍是一堵跨不過的高牆。這段時間歐秀智甚至到高雄師範大學旁聽特教系的課程,確認兒子是某種類型的學習障礙,帶他到醫院固定上一些記憶策略等的職能課程。然而當時學校體系還不清楚什麼是學習障礙,也不知道從何協助學障生學習,測得高智商讓爛成績的成允聖百口莫辯,師長總是說:「你很聰明啊,再努力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