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胸是胸前壁向前凸出的胸壁異常現象,是胸壁第二常見的先天性畸型。發生率大約每3000位兒童中便有一位有雞胸,而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高四倍。
出生時可能已存在,10歲後漸明顯
雞胸的原因不明,大多為偶發性,只有少數與家族遺傳有關。雞胸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10歲後,身高快速長高以後,才愈來愈明顯。外型特徵為前胸外凸,肩膀前伸,及略帶駝背。
大多數雞胸病人除了惱人的外觀,臨床上並無症狀。極少部分的重度雞胸病人有時會因為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制,使肺功能降低。這些心肺功能的問題,在幼兒時期較少出現。在步入青春期後,將會逐漸明顯,如呼吸不順、胸痛、胸悶等等。極嚴重的雞胸除了生理上異常外,患者在心理上也可能因為前胸外凸,不敢露出上身,許多戶外活動裹足不前(如游泳、打球、舞蹈等等),長期以往會呈現害羞、遲疑、畏縮等負面的人格特性。
治療方式:傳統VS現代
過去傳統的診斷方式,對雞胸基本評估,可能只包括胸部X光攝影、心電圖。傳統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或矯正架。
矯正背架是利用一前一後的矽膠矯正架,穿戴在胸部壓制外凸的胸骨 ,將它壓平。矯正背架必須每日穿戴至少16小時,只有睡覺時才脫下。一般而言需要穿1~2整年。另外矯正支架必須定期調整,鬆緊度才能維持穩定。
矯正架好處是避免了手術,然而每天穿著矯正架,臺灣天氣炎熱,皮膚在矯正架壓迫時,容易產生異味與皮膚長疹等惱人問題。由於避免手術的問題,輕度到中度的雞胸病人,治療首選仍然是矯正背架,可以在8歲以後開始穿戴。
嚴重一點的雞胸,要考慮手術。手術的方法與漏斗胸相反,是在胸前切開胸大肌、將向外凸出變形的肋軟骨切除,並保留軟骨膜,以便軟骨再生、同時將外凸的胸骨下壓,使得外凸的胸壁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