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了怎麼辦?何謂假性近視?

楊煥世 攝
- A-
- A+
造成近視的原因並非單一,而年齡愈小罹患近視,其度數增加之幅度愈多,得到高度近視的機會愈高。
依據台灣對近視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國小一年級罹患近視的比率為2 成;國小六年級的比率為6 成;國中三年級時比率達快8 成;到了高中三年級時有8 成5 的學生有近視。
為何會近視?
造成近視的原因,包括遺傳基因、後天環境、近距離用眼行為、早產、先天眼疾等。多數台灣學童造成的近視並非單一原因,且多屬於軸性近視造成。軸性近視意指眼球前後徑受到刺激而快速生長拉長,使得影像無法正確地投影在視網膜上。
何謂假性近視?
意指眼球前後徑並無明顯增長,其原因多由於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久,導致眼球內睫狀肌痙攣。年齡愈小的幼童在檢測時愈容易睫狀肌調節過度,而使驗光儀測到的度數顯示為近視。幫學童點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後再進一步確認度數。通常假性近視在點藥後即可緩解。
若真的近視了,該如何進一步治療?
年齡愈小罹患近視,其度數增加之幅度愈多,得到高度近視的機會愈高。而高度近視會增加罹患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比率。目前對於近視度數的治療方向主要以穩定度數為目標。
1、使用長效型散瞳劑(阿托平):放鬆睫狀肌,並抑制眼軸拉長。其副作用為畏光及近距離閱讀模糊。應讓學童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來防護並維持正確的閱讀姿勢。
2、使用角膜塑型片:利用物理原理將角膜弧度壓平,進而使影像能投影在視網膜上,可抑制眼軸增長。配戴者應注意鏡片的清潔,並定期回診檢視配戴狀況。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