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過敏」是一種民眾很常見的毛病,輕者可能只是打噴嚏、大量流鼻水,或只是嘔吐、瀉肚子,重者則會引起呼吸困難而死亡,最近剛好碰上學校開學季,已經有學童出現過敏症狀,長庚醫學中心過敏氣喘科主治醫師曾俊睿表示,自從兩周前學校開學後,小兒科門診就像菜市場一樣熱鬧,開始出現「開學過敏潮」,求診的過敏兒人數暴增三倍,由於學童容易交互感染,預計到9月底會出現學童過敏高峰。
最近一個案例是,就讀小學三年級的黃小弟在假日期間過敏發作,由於假日看診不方便,黃媽媽只好先到附近藥局諮詢買藥,使用新型抗組織胺糖漿後才舒緩過敏症狀。
目前過敏治療藥物大致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症狀解除的藥物(如氣管舒張劑、抗組織胺),另一類是抗發炎藥物(如類固醇、發炎激素阻斷劑)。何時需使用那類的藥物?何時需合併使用?要使用多久?就必須依靠過敏氣喘專科醫師的評估。
根據統計,全台有三成民眾患有鼻過敏問題,台北市的小一新生鼻子過敏的人數更高達五成,也就是每兩個小一學童當中就有一個鼻子過敏。曾俊睿醫師建議,家長若是自行到藥局買藥,選擇兒童過敏用藥時需要謹慎,最好選擇長效型、無嗜睡副作用的過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