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傷自尊的責備法

插畫︱陳佳惠
- A-
- A+
當孩子出現擾人行為,該如何以適當的方式責備但不傷及孩子自尊?
客廳傳來強而有力的搖滾節奏,小威跟著高聲唱,媽媽在廚房拉開嗓門雙手插腰:「喂!你是怎麼回事,沒頭痛也被你吵到頭痛,客廳又不是你一個人的,真討厭!」小威:「你看電視時不也一樣……」
爸爸立刻緩頰:「小威,我坐客廳看報紙,這音量也影響到我了,沒人時你可以大聲,不過現在請關小聲點,或改到你自己房間聽!」小威搔搔頭:「好啦,那我去戴耳機。」
生活中,當孩子的行為讓我們覺得困擾或不舒服時,難免會帶著責備的語氣,向孩子表達不滿的感覺,希望讓孩子了解自己在生什麼氣。誰要他有錯在先,做錯事的人被罵一罵,應該不為過吧?
但是話說回來,「責罵」固然可以警惕孩子,但若得理不饒人或演變成批判、羞辱,卻會令孩子厭惡或畏懼我們;日後相處時,孩子可能會變得神經繃緊或儘量閃躲,免得又踩到我們的地雷區。
這種上對下的說話方式,在過去威權時代可能還勉強管用,但在強調彼此尊重的現代社會,罵得太過火,很容易令人動怒。這種以「你」為開頭,帶有訓斥、評價和責備意味的話語,使得孩子產生厭惡、防備、攻擊和辯解,就是「你訊息」。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