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台生育補助、育兒津貼及幼兒就學補助全蒐羅>>立刻查詢
腹脹及腹絞痛,為嬰兒常見之兩大腸胃問題。許多父母發現新生寶寶吃飽後,卻不知為何的不停啼哭,因而懷疑是否因為腹脹或腹絞痛,卻無法判斷。
腹脹
最常造成嬰兒腹脹的原因為脹氣,也就是台語所謂的「膨風」。臨床上除了肚子看起來凸凸的之外,輕輕敲打肚子時會出現像是打鼓的聲音。嬰兒容易因為脹氣而有打嗝、吐奶及一直放屁等情形;嚴重甚至會造成肚子不舒服、哭鬧及睡眠障礙問題。
大部分的嬰兒脹氣,是因為餵奶時吞了太多空氣進去到肚子裡,因此幫寶寶拍嗝排氣可以減少脹氣。除此之外,按摩嬰兒腹部也可改善脹氣。坊間所販售之脹氣膏、或者是經由醫師開立消除脹氣的處方藥物,也有療效。
少數之嬰兒因為乳糖不耐或食物過敏等原因而造成脹氣,因此若上述之處置無效或是嬰兒有其他症狀,像是腹瀉、體重沒有正常增加時,就要考慮有這些疾病。另外,極少數之嬰兒腹脹並非脹氣,可能是肝臟腫大、腎臟積水或肚子內有腫瘤等疾病所造成,因此若腹部摸到硬塊時則,須立即就醫。
腹絞痛
許多嬰兒曾有腹絞痛的症狀,此時小嬰兒一哭起來怎麼安撫都沒有用,也因此成為很多父母的夢魘。腹絞痛發生在 1 ~ 3 個月的嬰兒,症狀為大聲地哭鬧、甚至腳會彎曲抬到胸部、以及腹脹、聽到腸子快速蠕動的聲音,常好發於傍晚或夜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