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孩子呱呱落地後,從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的小嬰兒,逐漸會對著父母笑、會坐、爬、站、說話、還會跟人玩,這一連串的身心變化都讓父母充滿著驚喜。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總不免會擔心,孩子是不是發展正常?是不是需要更豐富的刺激與協助?
寶寶均衡的身心發展
寶寶的發展可分為六大領域,這六個發展領域彼此息息相關,每個寶寶在不同年齡階段均有不同的身心發展重點。當我們審視孩子的發展狀況時,別忘了要同時觀察這六大發展領域,同步促進,才能協助寶寶的成長均衡又完善。六大發展領域如下:
1、粗動作:大肢體動作。如:翻身、坐、爬、走路、跑、跳、騎腳踏車等。
2、精細動作:小肢體動作。如:會張手抓取物品、會拍打東西、拿湯匙、拿筆亂畫、拉下拉鍊等。
3、語言理解與語言表達:了解他人非口語與口語訊息,同時也能適當以非口語或口語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意見。如:聽懂大人講的動作名稱(如拍拍手),並可做出動作、1 歲會叫爸爸媽媽、2 歲會說短句等。
4、認知學習:認知概念的學習。如:會分辨大小、分類顏色、會正確玩形狀筒、拼圖、相對詞概念、數量概念等。
5、人際社會:對他人有適齡的人際互動興趣與社交技巧。如:認得媽媽的臉、懂得怕生與危險、分離焦慮、負向情緒能被媽媽所安撫、喜歡跟人一起玩、主動分享、關心他人的感受、一起玩或輪流玩遊戲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