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強強有好的人際關係,媽媽常常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裡玩。可是每當小朋友要拿他的玩具時,他就一把搶回去,縱使對方很有禮貌的跟他借,也會吃到閉門羹。
這些舉動讓媽媽好尷尬,通常都會連聲說:「你真小氣,把車車給偉偉玩,不然我以後不買玩具給你囉!」可是這樣的說詞有時並未讓強強讓步。威脅無效時,媽媽只好換個方法:「你把車車借給強強玩,改天我再買別的車車給你玩。」強強終於妥協,媽媽也鬆了一口氣。
媽媽也不想用威脅利誘的方法讓強強跟別人分享,可他就是這麼小氣!真擔心如果持續這樣到大,怎麼會有人想跟他做朋友呢?
找出孩子不願分享的原因
孩子不想分享,表面看起來是小氣,除了可能生氣對方某些事情外,通常他們心裡是有些擔心的,有很多是擔心分享了後果是不好的。擔心分享了後會影響自己的權益;自己的東西會沒有了;或有所損壞;或甚至於覺得分享給別的孩子,等於跟別的孩子分享父母的愛等等。
當孩子覺得跟別人分享的結果是倒楣的時候,願意持續分享的還真不容易。強強就是一個例子,過去經驗不佳導致他縱使被威脅也不願意借。一年多前,曾經有一個小朋友跟他借會閃燈的車子,對方不斷的開開關關,最後燈壞了。強強傷心的大哭,媽媽抱抱他,告訴他:「你最近也沒在玩啊!小清又不是故意的。反正你車子那麼多,會閃燈的又不是只有這一部。」當天強強哭了一會兒後,事情好像過了,媽媽也忘記這件事。曾幾何時,強強變的更小氣,媽媽也說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