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的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二○○九年以色列空襲迦薩引發國際抨擊之際,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以色列政府頒給他耶路撒冷文學獎時,勇敢直言,至今仍鼓舞著各地的社會運動 。
「要找到生活中屬於個人的小確幸(小而確實的幸福),多少必需要有像自我規範之類的要求……像是堅持忍耐著完成一段辛苦的運動後,得以喝杯冰涼啤酒時的那種小確幸。」村上春樹有所原則的小確幸,如今在亞洲各國蔓延,變形為「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享受」。
不論是生活日常,或「地鐵毒氣事件」、「福島核災」等社會議題,村上春樹總以深刻的觀察,恰如其分的貼切描述,觸動讀者內心。二〇一五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
這位年過六十五,長短篇小說著作超過三十本,語言版本多達五十國以上的暢銷作家,是在逼近三十歲時,才意外踏上作家之路。他在自傳性隨筆著作《身為職業小說家》中揭露,某天在棒球場外野席草地上,舒服的邊喝啤酒邊看球賽時,隨著一支聲音清脆的二壘安打,突然靈光一現,「說不定我可以寫小說。」
當天一看完球賽,他馬上買了鋼筆和稿紙,在每夜工作結束後到天亮前,埋首寫作。半年後完成第一部小說,他卻非常不滿意,改用英文重寫。由於字彙受限,描述由繁化簡,整體變得輕巧,之後再重新移植翻譯回日文版本,形成村上春樹自然獨特的文體。這部處女作《聽風的歌》最後獲得「群像新人賞」,村上春樹從此展開職業小說家生涯。他認為,要當一位能長期持續寫作的專業小說家,「大量豐富的閱讀是不可欠缺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