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含MP3有聲書)》(黃瑽寧醫師著,親子天下出版)>>各大網路書店均有販售: 天下網書︱博客來
------
人類流感病毒分為A型與B型兩大種,A型有H1病毒、H3病毒;B型有Victoria(維多利亞)株,和Yamagata(山形)株兩大類。
要怎麼區分A型流感?B型流感?和一般感冒?
以醫生的角度而言,這幾個問題都非常難回答。流感其實就是「感冒之王」,會比一般的感冒症狀更重,更加不舒服。A型流感和B型流感都會發燒,九○%會咳嗽,六○%會流鼻涕,還有二○%有腸胃症狀,兩種流感症狀幾乎類似。唯一有所不同的是,B型流感比較容易腹瀉和肌肉痠痛。
得到A型、B型流感並不是世界末日
得到A型、B型流感之後,容易併發重症的,多半是五歲以下小孩與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小孩的死亡率極低,老人反而比較容易有死亡個案。如果曾經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話,併發重症的機率就更低了。
相較於治療A型流感,克流感治療B型流感的反應比較遲鈍
得到B型流感的人,不只是吃的克流感效果比較遲鈍,吸入的瑞樂沙藥物效果也不好,有時候要治療三天以上,症狀才慢慢的緩解。不像A型流感對藥物反應快,如果早點投藥,兩天之後可能就恢復一尾活龍了。
什麼時候要注意併發症的產生?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發燒進入緩和期之後一、兩天,又再度高燒復發,就是併發症的警訊。通常第二次高燒,代表可能有細菌入侵,並且合併新的症狀,比如說:入侵至肺炎會開始喘,中耳炎會喊痛等。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精神不佳則是最需要小心的警訊。有上述情形的話,快點將孩子帶到醫院診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