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 真的是太厲害了,大多科學家只能專精於一個科學領域,甚至只是當中一個小小主題就已經耗去所有歲月和時間,但是牛頓竟然可以在數學、光學、物理學以及天文學上都取得極高的成就,在這84年的生命當中,可說是一分一秒都在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在研究上所散發的光和熱真是讓人難以直視,是不是以後就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呢?嘿!嘿!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下一位牛頓,你可能心想:「我連學校功課都寫不完了,是要怎麼趕上牛頓的成就呢?」不用擔心,這裡整理出牛頓的科學必勝攻略─獨孤七劍,不但要讓你打通研究的任督二脈,功力直逼牛頓,甚至還列出他在研究上的死穴,讓你一舉超越牛頓,成為新世代的科學掌門人。
第一式:強大的求知慾
想要打好研究的基礎,閱讀是不二法門,你得先要獲取足夠的知識,才會有下一步的可能性。牛頓也非常了解這項竅門,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閱讀書本上,不光是研究或是課業上所需要,只要是遇到任何難題,都會主動查詢資料或是參考書籍,並且他在閱讀書籍時非常確實,要完全讀懂這一頁的內容,才可以翻到下一頁,絕不投機取巧,並且注意力非常集中。因為你一旦跳著讀或是分心,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在不斷的往前翻閱,此外,如果看到不懂的地方,也會立即查詢資料,直到弄懂為止,拒絕打混過關。
第二式:隨時隨地抄寫筆記
不光是讀,還要隨時抄寫,牛頓平常就有作筆記的習慣,但是他的筆記不是單純抄寫書本的內容,而是記錄閱讀或研究時所產生的疑問,提醒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接著再把找到的答案謄寫上去。筆記本也可以記錄任何有趣的想法或是想要研究的題目,如果對於研究的題目有初步的想法也會先寫下來,雖然不會馬上進行,但是有機會的話就可以馬上著手,不用再重新找尋資料,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第三式:編寫自己的研究辭典
這算是牛頓獨門絕招,靠著這招獨步科學界,無往不利。他在進行任何研究或是實驗之前,都會盡可能收集所有的相關資料,接著整理出重要名詞,編寫成一部大辭典,內容包含各種專有名詞、儀器名稱與實驗方法。這些名詞都有詳細的解釋文字,所以如果你在做研究或是實驗時,發現有任何不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資料時,就可以立即翻找自己製作的辭典,不用再浪費時間翻閱資料,並且這部辭典也可以記錄研究的結果和心得,或是隨時隨地補充內容,最後這本辭典也就成為研究和實驗的寶典,不論是資料保存或是查詢就變得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