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用故事呼吸的人--遇見張友漁
地點: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漢中街156號5樓)
※本活動為收費講座,敬請事先報名,報名電話:02-23619710
線上報名>>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張友漁,為兒童及少年創作超過20年,出版超過30本書,得過國內無數大小獎項。
不像多數作家,她沒有眩目的學歷、固定的生涯軌跡,
但她豐富的人生經歷,跟她的作品一樣精采。
她曾經一個人騎單車環遊台灣四十六天,跟著戲班子全省跑,
做過律師事務所打字員、送報生、花店司機、電視編劇,
在921災區「潭南」布農聚落、深受車諾比核災創傷的白俄,勞動流汗做志工,蓋房子
也曾為了創作《西貢小子》體驗新住民生活,在越南鄉下住了兩個星期,
感受到獨在異鄉被誤解的苦悶,讓她得以寫出故事中角色的深度。
張友漁的童年,很平凡,在花蓮長大,
全班35個小朋友,她的考試成績總是在27名左右,她嗜讀各類雜書,唯獨對教科書頭痛。
或許因為小時候的「平凡」,她的創作也特別關注平凡、弱勢孩子的處境,
她透過小說描繪邊陲少年的心情,例如曾被改編成電影的《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
一出版就轟動的《我的爸爸是流氓》,讓張友漁去到哪裡,都得向同情她的讀者解釋,她的爸爸並不是流氓。
或是根植於台灣東部典型小鎮的氣味和氛圍,描述慘淡少年「哪裡也去不了、啥事都覺得很無聊」的《悶蛋小鎮》 。
故事是張友漁的全部:抒發她對鄉土的愛戀、療癒她過往的陰影、寄放她對美好社會的期待……
她不想被定位成兒少作家,她筆下那酸甜苦辣的童年滋味,大人嚐起來更有感覺。
歡迎來「遇見張友漁」,聽張友漁如何將一本又一本「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大書,
透過書寫,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