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坐月子真是對女人超重要的時期,不管是調理體質,讓乳汁分泌旺盛及顧筋骨,坐月子這段時間都是最佳黃金期。
不過現在是炎炎夏日,想到坐月子要吃補,像是吃麻油料理啦、喝米酒水等,應該讓很多媽媽大喊吃不消吧,究竟要怎麼吃,才能補身又不燥熱呢?
以下原則是參考我的中醫師給的注意事項並也請專業營養師吳芃彧 (中華民國高考營養師,美國註冊營養師)審閱,提供給夏天生產的媽咪們做參考唷!
生產後一周以清淡為主
剛生產後記得不要急著喝藥膳進補,此時身體虛弱,無法一下子吸收,還可能還會造成腸胃負擔喔!尤其剖腹產的媽咪們,更不能提早吃含有酒精的補品,最好先以湯湯水水好消化的食物為主,例如稀飯、蛋湯、魚湯、排骨粥等,少量多餐。等二、三周後身體稍微復原,再慢慢增加麻油料理,如麻油腰仔、麻油炒豬肝或是杜仲腰子湯。
參考食譜:海鮮蔬菜無水鍋
低油、低溫烹調方式
夏季坐月子料理盡量以低油、低溫為主,例如蒸、燉、滷、涮都是較佳的烹調方式,除了能讓料理清爽好入口外,也能確保食物的營養不會流失;低油能避免媽咪們攝取過多的熱量,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參考食譜:檸檬奶油紙蒸鮭魚
選用平性食材
麻油料理可將黑麻油改為白芝麻油或苦茶油,將老薑改為乾薑,而含有藥膳湯品不需每餐都吃,只需要在產後二、三周,選擇在中午吃,晚上則喝一般湯品即可。另外像是羊肉、桂圓、鱔魚、蝦屬於較熱食材,也不能吃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