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對立,感同身受讓心更近

ANURAK PONGPATIMET/Shutterstock.com
- A-
- A+
許多孩子常會有自我中心的傾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衝突時該如化解化解對立呢?
在盲人摸象的寓言裡,如果每個人都只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唯一的真實,那麼「象」的真相將會被解離及遺忘。雖然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是理所當然,特別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有「自我中心」的傾向,但是如果這是唯一的觀點將會產生很大的麻煩。「只有我是對的」的思考邏輯常無形中讓衝突找不到出路,從孩子們發生衝突時都認為是「對方」的錯,就可以瞥見一二。
要如何才能化解這種對立呢?「穿上對方的鞋子,就會真正瞭解對方的感受。」,不馬上批評或判斷,用心體會「他的這種反應要說什麼呢?」,這種感同身受讓孩子能擁有理解別人的心情,而產生感受力去站在對方的立場,就能更客觀的看到背後的意義,所產生的柔軟心就會融化人際的問題。
將衝突的場景「演出來」,是培養孩子感受力及增加客觀性的最佳途徑,特別是用團體的方式,所得到的豐富性及客觀性將會更大。而老師們要在班上「演出來」之前,需要事先修練孩子背後各種心情與想法的理解。
例如:小明正在說話,小英也跟著講,小明打小英,小英來跟老師告狀,雙方都堅持是「對方的錯」,這樣的情景提供給我們發揮同理的機會,讓事件可以成功的落幕。
首先要對衝突有所理解,在孩子的世界衝突是家常便飯,那是他們學習「我」與「你」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善用衝突可以讓孩子有更高的接納力。而堅持是「對方的錯」的背後真正的心情是如何?或許是「覺得很委屈」、「擔心被罵」、「希望大人主持公道」等等。當多一些理解後,就可以發揮同理說:「看起來你們都很委屈、或是都有很多心情。」可能安定他們說:「老師不會決定誰對誰錯。你們兩都很倒楣」、「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做我們會比較滿意。」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