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讓孩子變聰明的關鍵推手

親子天下
- A-
- A+
人的智力是可塑的,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父母從小面對孩子失敗的態度。
我的小孩學鋼琴,這週剛好是成果發表會。輪到我五歲女兒,她穿著白色的上衣,黑色褶裙,優雅的走上舞台,鞠躬,坐上比她還巨大好幾倍的平台式鋼琴。
當她輕輕彈下第一個琴鍵時,我也同時按下手機的錄影功能,並且隨著節奏左右搖晃,自得其樂。正當感到心滿意足時,女兒忽然停了下來,似乎患了失憶症,再也彈不下去。弦樂伴奏老師拉長尾音,等不到女兒的琴聲,只好繼續奏到結束,讓她尷尬的下台。但讓我欣慰的是,女兒沒有因此而哭泣或發抖,回到我身邊時,她還是抱了我一下,雖然我看出她有一點失落。
這讓我想起一年前的成果發表會,有一位小朋友也是演奏中突然失憶,晾在台上等所有伴奏音樂結束,最後哭喪著臉,不知所措的下了台。幾分鐘後,我在洗手間旁看見了那個孩子,正在被母親狠狠的訓話,「平常練琴不認真,今天知道出糗了吧……今天晚上你不准吃飯,給我好好反省!」這位媽媽真的非常的生氣。
我相信現代的父母都知道,當孩子失敗的時候不要羞辱他,不要打擊他的自信心。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某些失敗,是父母事前就已經有預感,然後已經千叮嚀萬交代,最後卻不幸還是發生了。在這種情緒之下,要忍住脾氣不發作,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然而,今年四月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就有一篇研究再次提醒家長:父母在孩子失敗事件後所表現的態度,真的會影響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孩子的大腦不斷的在成長,我們也都清楚明白,現在他們還學不會的東西,很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就開竅學會了。然而大人明白的這件事,孩子並不見得能夠了解,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其實是可塑的,或者自己的智能是會成長的。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