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台生育補助、育兒津貼及幼兒就學補助全蒐羅>>立刻查詢
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主要照顧者是讓孩子最安心的人,對於經常見面、有接觸的成人,相對會比較容易建立關係,在互動或應對上也會相對自然許多。
若不是經常接觸的親戚,依華人社會各種繁複的關係稱謂,對孩子來說,要主動「知道要叫什麼」、「知道如何跟人打招呼」其實是有困難的;孩子看到較少見面的親戚,不主動或不喜歡打招呼,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叫」;對孩子來說,這些人也可能相當於「陌生人」,而在大人經常提醒孩子「不可以隨便跟陌生人說話」等觀念下,孩子很可能自然而然將對方排拒在外,認為不可以隨便講話,或不可以有太多互動。
在即將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或會見到不認識、少見的親戚前,家長可以事前先給孩子提點或預告:「等一下我們會遇到○○叔叔、○○阿姨,你可以試著打招呼喔!」讓孩子先有心理準備,知道等一下見到人後可以稱呼的名稱,降低孩子因為「不知道如何叫」,或「沒有叫人」,而被責備所帶來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