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很流行各國媽媽的教養法。的確,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界。這個世界上的人喜歡去評價不同的文化,包括不同的教養文化。有人給中國虎爸虎媽貼上「最嚴格」的標籤,有人宣稱北歐的象爸象媽是「最好」的父母,這都是文化使然。
談到教養,不同的文化可以挑戰我們既有的思維,帶給我們新的想法與價值觀。我們都應該試著去欣賞不同文化的教養方式與傳統,甚至從中擷取一、兩樣我們可以學習的風格。
移民父母經常保有他們原生文化的教養風格,同時學習新家園的教養風格。最好的情況,是他們的子女能享受到兩種教養文化的優點。例如,傳統英國家庭習慣讓小孩在傍晚6點半就上床睡覺,自從西班牙移民來到英國,帶來他們晚餐後共享天倫的文化,也影響了英國家長。這是好的影響。
不同的文化也會帶來衝擊。許多移民家長面臨文化適應的挑戰,他們經常被學校、社工機構、兒童權利團體,以及其他家長誤解和批評。某些文化裡,家長會告訴子女,在到達一定年紀以前不可以與異性來往;在某些文化裡,孩子會被教育把家庭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
移民家庭的子女,更常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在家裡,父母期望他們秉持傳統的信仰;在學校,他們被期待接受新家園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