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決定是你了!去吧!」神奇寶貝(台灣譯名,2016年2月公司發佈官方中文名字「精靈寶可夢」)魅力橫跨20年,周邊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如今,最新上線實境App手遊 - Pokémon Go顛覆手遊玩家遊戲經驗,遊戲結合真實生活環境,帶著玩家離開座椅、走出門,從桌上、客廳,甚至門口馬路邊,透過手機鏡頭,就能收伏你想要的口袋怪獸。
Pokémon Go在歐美紐澳等地刮起大朋友小朋友收伏神奇寶貝瘋(Pokémania),如此一款涉及GPS定位、個資帳戶消費、線上玩家互動、帶著孩子趴趴走的手遊,爸媽要如何協助小孩保護人身、個資安全、建立良好的網路科技生活習慣?如今親職教養不容易,不再是溜滑梯、踢皮球、玩扮家家酒的遊戲經驗,孩子玩的自己小時候都沒有。為了迎接新玩具降臨,英國NSPCC (英國國家兒童虐待預防協會)、加拿大 Today’s Parent、美國Lifehacker 科技新知部落格紛紛推出家長須知,提醒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現代玩遊戲規範。
一、 大人先了解遊戲怎麼玩
寶貝球?人人都想當「小智」成為神奇寶貝大師?什麼是實境遊戲?例如,此款遊戲中設計很多與真實地標結合的神奇寶貝「補給站(Pokéstop)」供玩家聚集、補充遊戲所需道具,在交通能力所及之地理範圍,孩子有機會實際接觸其他玩家,交流抓神奇寶貝的攻略。爸媽不妨先了解遊戲玩法,在以家為遊戲出發點,探查家附近地形、概況,與孩子討論出一套玩遊戲時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