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開學,不知道又將有多少小學將面對廢校的沉重壓力。根據教育部統計,一○四學年五十人以下的小學有三百七十四所,這些學校將優先考慮公辦民營。小校,是否能找到存活的契機,繼續與在地社區緊密相依,一同呼吸、成長。對於學生老師和社區的影響,是目前刻不容緩的教育難題。
為了探訪偏鄉小校的出路,幾位台灣教授和小學校長在今年四月底飛到奧地利,探訪混齡教學的教學模式。
這趟探訪來到距離維也納(Vienna)南方三個小時車程的奧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茲(Graz),見證五所僅有平均三位包含校長在內的教職員的迷你小學,如何運用混齡教學活化課程策略,讓小校不因為學生和老師減少,犧牲了教學品質和孩子的發展。芭芭拉.浩斯伯格(Bärbel Hausberger)是格拉茲極負盛名的開放教育師培學院「教會教育學院」KPH(Kirchliche Pädagogische Hochschule)Graz Partner School的師培教授,一派親和、毫無學者架式的她,帶著台灣參訪者看見奧地利小學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