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我想做的是,讓孩子不被人群拒絕

楊煥世攝
- A-
- A+
過去推動藝術下鄉、三一九全台走透透的吳念真,如今他則成立課後輔導的快樂學習協會,希望給孩子一天接一天、永不斷續的陪伴。
被譽為「全台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最近正緊鑼密鼓的籌備經典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的演出,倒數一個月的備戰期中,唯劇是首。他幾乎婉拒了多數公開活動的邀約,但有一種場合讓吳念真願意從百忙之中抽空現身、不厭其煩的演講——為的是替偏鄉學童奔走募款。
吳念真除了是眾所周知的編劇、導演,現在還是「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理事長」。說起快樂學習協會的緣起,要先從「紙風車三一九鄉村藝術工程」開始。二○一一年底,吳念真和三五好友,如李永豐、柯一正、簡志忠等人才剛完成台灣三一九鄉全台巡演的壯業,終於不負初衷——「給孩子一個創意啟蒙」。
整個工程耗時五年,透過一個個晚上的表演,帶給全台灣數百數千孩子笑容,把表演藝術送進一個個鄉村中。然而四人才剛圓夢,卻又出發追尋另一個新夢想:給孩子一個放學後的祕密基地。
一晚的表演,改變不了偏鄉困境
吳念真娓娓道來。三一九藝術工程開跑後,每一次去各地表演完,愈來愈心虛,「因為我們的表演,只是提供孩子一個晚上的開心。但孩子笑逐顏開後,環境並沒有任何改變。」在巡演的過程中,吳念真也曾收過一封來自偏鄉國小老師的信。信裡寫道,在偏鄉,這一晚的藝術表演,就像是煙花一樣,短暫的燦爛換來孩子的歡笑,但偏鄉一樣是偏鄉,什麼也沒改變。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