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學合法化之前,唐鳳是當年的三位「先行者」之一, 1981年出生的唐鳳,換三所小學後,就讀直潭國小時獲校長特准,三天到校外學兒童哲學與數學,就讀北政國中時,經校長特准, 大部分時間不必到校,轉而到政治大學旁聽希臘哲學、分析哲學與文學課程, 奠定了日後在語言學的扎實根基。
不只唐鳳,曾雅妮、周俊勳也都是自學生
唐鳳和當年的曾雅妮(高爾夫球),周俊勳(圍棋)的共同特色, 是自小就知道自己熱愛的專長,且都不願意壓抑或耽誤專長的學習, 並得到家長與學校的全力支持後,採取在家自學,經過多年努力後, 終於成為國際上傑出專才。 唐鳳還曾於1997年列席臺北市議會聽證會,現身說法, 以催生臺灣各縣市最早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條例。
2011年,高中生得擁有學籍自學, 接著2012年高中同等學歷考試報考門檻下修為18歲, 自此臺灣孩子中小學十二年在家自學之路通暢, 申請在家自學的人數快速增加。
在此同時,我也經常應邀為自學家長演講,在此整理出常見的二十個問題,和我個人的簡短答覆。有關在家自學的現實與浪漫,供自學生與家長參考, 或許在校生與家長也有興趣思考這些問題:
一、學習方式
Q1 :我的孩子適合在校學習或在家自學?適合團體(或機構) 共學或個人學習?
A1 :目前小學階段相當活潑多元,不難找到友善、小型的學校就讀,我並不鼓勵自學:到了國高中教育環境變得比較高壓,有些學習風格、速度相對特別的孩子,就可以考慮學校以外的學習方式,家長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