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 歲是人類性格的發源時期,也是教育的關鍵期
幼兒期,也就是0 ∼6歲,是兒童性格形成的時期。僅僅用時間和耐心對待兒童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我們需要做的是,配合兒童具有創造性的時期,發展兒童的性格。
兒童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塑造自己的性格和特性,這種塑造方式總會讓成人驚訝,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成人教給兒童的,也不是成人強制兒童做的。我們只能透過說理和勸告對兒童的思想進行間接的影響,但不能决定兒童的性格。
一般來說,兒童6歲時,我們才能對他進行說教,因為6∼12歲的兒童才開始有良知感,才能辨別好壞,說教才有意義。等他長到12∼18歲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對他施加更多的影響,才可以像對成年人一樣對他進行說教。
幼兒期,也就是0∼6歲,是兒童性格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各種能力均得到發展並初步形成系統,穩定的性格特徵逐步形成。這時的幼兒沒有是非感,他還生活在道德觀念的高牆之外。我們並不會因為他的大哭大鬧就認為他很壞,而只會認為他頑皮、幼稚。經常聽到老師們抱怨,雖然他們盡心盡力地教授科學、文學等科目,孩子們學不好。這時的幼兒學不好不是因為他們智商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性格。沒有好的性格就沒有「動力」,只有那些具有基本個性或性格的人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
兒童的能力只能經由實踐得來,而不能透過成人的命令得來。那麼,成人該怎麼做呢? 人們傾向於這樣的答案:「對兒童要耐心一點,我們要透過我們個人的意願對他們施加影響,要給他們樹立好的榜樣。」我們希望用時間和耐心換回一點收穫,實際上,我們却一無所獲。僅僅用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兒童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我們需要做的是,配合兒童具有創造性的時期,發展兒童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