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學校旁邊的公車站又熱鬧起來。等車時,我聽到一個孩子跟他媽媽撒嬌說:「好累哦,我覺得都沒有睡飽又開學了」。他母親笑說:「又不是豬,睡了一個暑假還沒睡飽,豬睡了會長膘,你睡了會長什麼?」我聽了在心中暗笑,會長高呀!我們在睡眠時,會分泌生長激素,睡的飽才會長的高。睡眠還可以幫助記憶,使學習事半功倍。
法國里昂大學的研究者找了四十位學生來實驗室學習十六個非洲史瓦希利(Swahili)語言的生字,第一組是早上九點和晚上九點各來學一次,要學到100%正確才能離開;第二組是晚上九點來學,學完回去睡覺,第二天早上九點再來。在確定二組學生都完全學會後,請他們一週後、六個月後,再回到實驗室來看還記得多少。這二組學生一切待遇都相同,中間都是間隔了十二小時,只是第二組回家睡了一覺,而第一組沒有。當一週後再回來接受測驗時,睡眠組幾乎滿分,平均記得15個字,六個月後還保有一半以上;清醒組一週後有11個字,六個月後只剩三個字。
原來我們的記憶有二個因素在交互作用,一是提取強度(retrieval strength),二是儲存強度(storage strength),前者決定立即回憶的表現(所以當場可以學到百分之百的正確),後者反映的是學習的程度,儲存強度越強,後續再學能力越強,日後被干擾所引發的遺忘越少。因此要記憶好,必須提高儲存強度。第二組因為睡覺時眼睛閉上了,就沒有新的訊息進來干擾,做夢時,大腦去蕪存菁,把白天發生的事拿出來整理,透過睡眠時的「固化」(consolidation)作用,把這些記憶強化後,送去儲藏,所以學習效果較好。睡眠時,大腦還會分泌血清胺(Serotonin),幫助記憶,所以睡眠組的表現就比清醒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