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實驗教育即將邁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從邊緣、另類、小眾,到撼動主流和體制。今年起,有一批熱血的公立學校老師和校長決定投入,希望打開一致性的課程和進度框架,注入不同的選擇,改變台灣的教育和下一代的未來。誠致基金會將引入美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計畫)教育理念與模式,申辦公辦民營型態學校KIST(KIPP-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現任新北市龍埔國小老師施信源也將加入這個計畫,拋棄了公立學校穩定可以想像的未來,冒險做建立制度和挑戰未知的先鋒,到偏鄉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服務。
原本可以安穩在公立國小教書,施信源卻選擇去偏鄉實驗學校開疆闢野。施信源沒有實驗教育背景,但他下定決心,要用體制外的改變來激勵體制。「絕不是放棄體制內教育」,施信源用卡車比喻體制內教育,認為大卡車要轉彎耗費力氣,「甚至還有內輪差,會傷到人」,因此他想用小車(實驗教育)轉彎快、調整快。讓社會明白「好老師不需要圈圈和框架」,以教學領導的學校促成教育改革。
孩子眼中的哆啦A夢老師
施信源是孩子眼中的哆啦A夢,不但外型像,教書時也跟哆啦A夢一樣有各種法寶,收服各種難搞的學生。但講到曾經幫不上忙的學生,卻一秒就會感觸掉眼淚。今年開學後,他一邊忙於龍埔國小的學校事務,一邊忙著從無到有的寫出公辦民營學校課程計畫,每天忙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