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興:那些讓我們無法同行的阻礙

Tom Wang/Shutterstock.com
- A-
- A+
是怎樣的人格特質,比較容易造成「我的感情都不長久」?美國傳播學者安妮塔.范潔利斯提(Anita L. Vangelisti)研究認為,儘管每一對伴侶之間都存在個別差異,無法完全一概而論,但最常見、可能讓一段關係走向終點的關鍵個別因素,是…
美國傳播學者安妮塔.范潔利斯提(Anita L. Vangelisti)對於情侶之間的人際溝通模式深感興趣,她在二○○六年的研究中提到,和參與者個人特質有關的「個別因素」(actor factor),可能造成/影響關係結束(dissolution of relationship)。
個別因素(actor factor)
根據范潔利斯提的研究,儘管每一對伴侶之間都存在個別差異,無法完全一概而論,但最常見、可能讓一段關係走向終點的關鍵個別因素,是年齡、種族與族群、宗教參與、生育狀況、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關係,以及人格特質。
不多不少剛剛好:年齡
古代人早婚是常態,很多年輕人十四、五歲就當了爸爸媽媽,那為什麼現代結婚年齡越來越往後呢?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家不希望你太早結婚,怕你心智、經濟能力、情感能力都不成熟,婚姻大概也無法維持太久—當然也可能有例外;研究講的是一個總體的現象,而且每個研究也要看研究的對象和年代。
其次,范潔利斯提發現,二十幾歲的人離婚率相對比較低,但是年紀再大一點之後,離婚率又會提高。所以似乎太年輕也不行,超過二十幾歲也不行,在二十幾歲就剛剛好,離婚率不會太高,婚姻就會穩定。
離婚率不高,在美國社會一般被認為是婚姻穩定的象徵,但有意思的是,婚姻穩定和婚姻幸福與否、對婚姻的滿意度是不太有關係的。某些看起來不滿意的婚姻照樣能維持,有的是夫妻基本上不太講話的婚姻,或是感情很好的婚姻,也有的是都不關心小孩的婚姻,這些都是婚姻,真是複雜得很。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