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流傳校園流入毒品巧克力,引起家長擔心。根據教育部與衛生福利部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兒少濫用管制藥品的問題,年齡下降到國小,國高中則為迅速蔓延階段。兒少所接觸的管制藥品,多屬價格較低廉、相對容易取得的第三、四級,其中又以愷他命(K他命)為大宗。
家庭沒溫暖,二成三兒少會想嘗試三、四級管制藥品
兒福聯盟今年十月的調查發現,二成三(23.4%)兒少表示可能會嘗試使用三、四級管制藥品。近一步探究動機,主要的原因則為「遭遇挫折」(55.7%)、「覺得家庭沒有溫暖」(50.3%)、「紓壓」(34.7%),以及「好奇」(29.9%)等。另外也有一成六(15.9%)的兒少知道取得三、四級管制藥品的管道。統計顯示,主要取得管道包括「常去娛樂場所的人」,其次是「網友」、「成年朋友」和「校外同學」。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常被父母、師長責備、缺乏自信或缺乏自制力的兒少,難從家庭獲得情感支持,是兒少會想接觸管制藥品的原因之一。成癮科學會洪嘉均秘書長表示,國中小學童正處於人格發展的時期,生長背景與教育環境等,都會影響兒少接觸管制藥品的風險程度。建議家長要積極關心孩子生活與情緒,協助兒少建立自我認同,增加紓解壓力的多元管道。
用愛建立孩子的毒品抵抗力
天主教新竹教區邊緣青少年服務中心社工酷妹,有15年輔導吸毒兒少的經驗,她表示,有些孩子可能回家沒有大人陪伴,感覺孤單,便會找同儕、玩伴,增加接觸毒品的風險,「他們希望有人關心他」。酷妹表示,明白自己是被愛、擁有愛,可以培養正面人格以及良好的挫折忍受力,因此建議家長要把握與子女的相處、互動,協助孩子學習面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