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蒐集全台灣170+實驗學校全覽:親子天下3月號《實驗學校怎麼選?》
3月號雜誌+選擇學校線上特刊│從國際雙語、私立學校到實驗教育,完整選校分析&家長經驗談
開學兩個多月,當多數小學生在期中考時,台南市虎山國小已經開始放「秋假」,虎山國小實施四學期制,每學期上學約五十天,就放假二至三週假,方便發展學校原有的四季生態課程,也試圖改善學期太長的學習疲乏,及暑假太長的學習滑落。同樣是公立學校的宜蘭縣岳明國小也是從這學期開始,一天只打四次鐘,有愈來愈多的課程不使用教科書,由老師自編教材。
這些學校都是實驗學校,且顛覆了過去大家對實驗學校「遙遠又昂貴」的認識;它是你離你家不遠的公立學校,而且,是公立收費。
「實驗教育三法」公布不到兩年,公立實驗學校從兩所(宜蘭公辦民營慈心華德福及人文國中小),到今年與一○六學年預計開辦的共有五十八所,成長了三十倍;這些學校,有的因地處偏遠實施混齡教學;有的面臨裁併校試圖尋找出路;也有原本就很有特色,希望打破框框,在課程及師資上更靈活。他們改變了課程、重畫了課表、孩子跟更多元的教師學習、同學也不一定是同年級。許多「國民教育」的框架逐漸被打破,家長冀望的多元適性有選擇的教育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再也不用勒緊褲帶花大錢。
但真的那麼圓滿嗎?
這波轉型的實驗學校,的確創造了教育的繽紛花園,但其實也誕生了許多「沒有實驗教育精神」的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