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蔡依橙一開始他也對小四女兒、大班兒子對寶可夢的狂熱感到不安,但他同時在孩子眼中看見了亞洲教育最缺乏的「熱情與動機」,以下是他分享半年來,在不限制跟壓抑的前提下,他如何創意使用寶可夢,讓線上遊戲成功「跨界」為爸媽的教學夥伴。以下為蔡依橙的分享:
你的孩子也一樣嗎?
孩子逐漸長大,小四的女兒和幼稚園大班的兒子,這幾年依序迷上 LINE Rangers、妖怪手錶、Pokémon GO ,跟多數孩子一樣,對這些線上遊戲和卡通,著迷到了「狂熱」的程度。
一開始,我也感到不安,曾想過應該限制並壓抑,但因為自己是做「教學」的,過去也念了一些書,做過一些思考,深刻理解到,這種原初的「熱情」,正是亞洲教育最缺乏,也最夢寐以求的「動機」,或許,我們該做的不是限制和壓抑,而是保留與引導。
以下,分享這半年來,我用 Pokémon GO 所做的教學安排,希望協助更多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學得更好,也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內容超過 5000 字,並附上非常多的學習資源連結,您可以先分享到自己的 Facebook,或儲存連結,之後有空再回來看。
蔡依橙提供
眼睛健康與交通安全
為了避免抓寶常見的「近視」與「交通事故」等危險,我的綜合作法如下:
這方法還不錯,全家一起出去吃飯,讓走路的過程多點樂趣,大人運動一下,小孩也知道我們是在意且愛他們的。而且,因為老平板電池已經衰退,Pokémon GO 又耗電,連續抓,最多也 90 分鐘而已,行動電源充平板完全不夠力,毫無懸念,迅速關機,保護眼睛,打道回府 XD。
蔡依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