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台中市太平區熱鬧的市集一路前行,轉進山區產業道路之後大約還要半小時車程,才來到群山環繞的東汴國小。此地居民本就不多,全校學生數一度少到只有三十多人,面臨了併校危機;兩年前東汴國小轉型為公辦公營混齡實驗學校,師生一起「大開大闔,盡情的玩」,玩出口碑。目前人數不但止跌回升到將近六十人,還有外區家長提前來報到,要為下學年度才入學的新生,先領一個「號碼牌」。
正如同許多山區國小共同的困境,東汴的地理位置雖不能算是偏鄉,但既有的人口結構已不足以支撐起學校,一班人數平均只有五、六人,還一年年下降。為了留住學校,全體老師們達成共識,一定得解構現有的不利框架,勇敢嘗試各種可能性,而打破年級限制,分成低、中、高年段混齡教學只是第一步。
「兩班合併之後共有二十位小朋友,兩位導師分工照顧,一位在台上講課時,另一位就在台下照看學生,發現有人需要協助時立刻解決 ,甚至還可以帶到隔壁教室,一對一強化教學。」校長朱秀麗說。人數少,就要做到客製化教學,在課堂上養成基本的學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