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熒霞:一本好書,把孩子重新帶回課堂

親子天下
- A-
- A+
學校課堂的時間有限,任課老師們又有教學進度的壓力,因此「選書」是閱讀融入教學很重要的關鍵。挑選一本趣味且兼具學習深度,又能延伸課程學習的好書,才能讓閱讀和教學相輔相成。
學生課堂必學的科學家叢書 × 自然課學習的最後一塊拼圖《超科少年》 >>
「老師,對不起,我有密集恐懼症,看到很多字,我就…」坐在講桌旁「特別座」的小柏語帶歉意,試圖解釋他為何無法在評量時好好答題,以及他的課本為何總是和剛領取時一樣,潔白如新。
然而,同一個孩子,卻自動而快速地讀完了超科少年-生物怪才達爾文,那是配合七年級自然課的演化單元,我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發給班上每個孩子一本的班級共讀書!
科學知識的產出都有其背景,在課程中,常為了知識的堆棧,選擇簡捷卻失去吸引力的學習途徑,淬鍊了精華卻失去了發現過程的脈絡和情境,忽略了科學家在重大經典的發現背後,是一段段為了解釋疑惑、解決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歷程,而只有藉由讓孩子們走入情境之中,才有機會一窺科學之趣,體驗科學本質之美,並了解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學校課堂的時間有限,任課老師們又有教學進度的壓力,因此「選書」是閱讀融入教學很重要的關鍵。挑選一本趣味且兼具學習深度,又能延伸課程學習的好書,才能讓閱讀和教學相輔相成。老師們可以善用學校的晨讀時間,培養孩子們喜閱的興趣和習慣,也建議在進行科普閱讀時,由閱讀老師和自然老師進行協同教學,先由閱讀老師以預測、提問、摘要、圖像等閱讀策略帶領學生認識科學家的生平、成就和影響,再由自然老師由科學學習的角度切入,讓學生能覺察並運用書中讀到的科學內容,透過老師的提問與學習鷹架,與課程中的理論相互對照與應證,讓學生達到有效的學習。
學校裡像小柏一樣的孩子不少,他們不是恐懼文字,也沒有閱讀障礙,更沒有排斥學習,他們只是需要更有趣、有創意和故事性的橋樑書,陪伴他們邁向課本這類知識性結構的文本。當小柏熱切的分享書本中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發現的陸龜、鬣蜥、雀鳥等奇妙的生物,是如何支持課程中的演化理論時,他已經跨越了學習模式的屏障,藉由閱讀好書,孩子能重新找到回到課堂的學習之路。
延伸閱讀: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