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許多專家認為,治療自閉症最大的挑戰,是診斷出症狀時,引起該症狀的大腦變化已經發生了。但是最新研究發現,自閉症早期診療的希望,可能將露出新的曙光。
北卡州立大學發展障礙中心神經學家希瑟‧柯迪‧赫茲利特(Heather Cody Hazlett)博士領導的研究,近期發表於《自然》期刊,研究團隊追蹤一群家有自閉症哥哥姊姊的嬰兒,用一種新的儀器掃描嬰兒的大腦,從嬰兒6個月大一直追蹤到2歲。
研究團隊發現,在2歲時出現自閉症狀的嬰兒,從6個月到足歲間,其大腦皮質接收視覺、氣味、聲音的神經細胞就不正常地飛快發展。這快速的發展,使這些孩子大腦皮質的面積特別大,大腦在第一年的發育也特別快。等到他們兩歲,初次出現自閉症狀時,他們大腦的發育已經幾乎完成了。
赫茲利特博士說:「本研究最大的貢獻,是發現自閉症狀其實在6個月大就已經出現。」
過去很多研究都以腦部掃描來追蹤自閉兒的大腦容量及腦神經發育,但都是從自閉症狀出現以後才開始追蹤,沒有從嬰兒期起追蹤高風險嬰兒。這項最新研究追蹤318個高風險嬰兒,發現最終117個確診為自閉症的嬰兒,都在6到12個月間就出現大腦皮質異常快速發育的現象,比過去能確診的時間早了1年。赫茲利特的團隊也研究出早期診斷自閉症嬰兒的模型。
這個模型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才能獲得確定。但這可能是早期診斷自閉兒的一線希望。赫茲利特認為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兄姊有自閉症的嬰兒身上;這些嬰兒自閉的機率較高,如果能早期診斷出來,便可更早施以行為療法,減輕因自閉症引起的學習與溝通障礙對孩子的終身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