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不是中央統一,各級教育不特別強調菁英,一般沒有一窩蜂擠所謂「明星學校」的壓力。全德十六個「邦」(Land)有各自的大學法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儘管近年來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慕尼黑、海德堡、柏林自由大學等享有國際盛名,但在德國高中生心目中,四百多所、近九成屬公立的大學,都是追求夢想科系的所在。
一般而言,申請德國大學的唯一必要條件,就是高中會考文憑(Abitur)總成績,其中11、12年級兩年的在校成績(類似學習歷程檔案)佔三分之二,高中畢業會考成績佔三分之一。德國高中生在11、12年級除了德文、數學等共同基礎課程之外,每個人都必選兩門以上「專長課程」,其中一科必須為語文、數學或自然科學;每週學習時數加倍,考試計分也加重。
Q1:德國高中生申請大學的時程怎麼安排?
德國高中畢業會考由各邦自主舉辦,考試時間多半從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之後則是口試,應屆畢業生拿到高中畢業成績的時間多半在六月,因此申請大學(十月開始的冬季學期)的截止日期,多半在七月15日左右。從畢業考和申請時間來看,德國高中四年的學習是完整的。
Q2:德國大學選才看什麼?
一些有名額限制的科系(NC,如醫學、藥學、心理、法律、建築、經濟、企管等)是由中央分發,申請這些科系,高中畢業成績愈好,錄取可能性愈高。有時,大學端也會衡量申請者的等待時間、高中重點科目成績、學習動機等,來決定是否錄取。
大多數德國大學的科系沒有名額限制,必要條件就是高中畢業證明。從大學端來看,行之有年的高中畢業成績,相當有公信力,的確能看出學生是否具備念大學的能力。
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教授紀安諾(Enno Giele)表示,「念大學最重要的是批判分析的能力,其次是科學研究的能力,以及根據證據說話的能力。」